close
本草,肉桂,棕色,桂皮,又名

提問: 肉桂 問題補充: 肉桂和桂皮是 一樣的 嗎 ? 医师解答: 肉桂是入藥所用的名字,而桂皮是通俗的叫法。桂皮又分很多種。肉桂:【別名】牡桂(《本經》),紫桂(《藥性論》),大桂(《唐本草》),辣桂(《仁齋直指方》),桂皮(《本草述》),玉桂(《本草求原》)。分類:①官桂:剝取栽培5~6年的幼樹干皮和粗枝皮,曬1~2天后,卷成圓筒狀,陰干。②企邊桂:剝取十余年生的干皮,兩端削齊,夾在木制的凸凹板內,曬干。③板桂:剝取老年桂樹的干皮,在離地30厘米處作環狀割口,將皮剝離,夾在桂夾內曬至九成干時取出,縱橫堆疊,加壓,約1個月后即完全干燥。至于"桂心",即肉桂加工過程中檢下的邊條,除去栓皮者。各種肉桂商品均宜貯藏于干燥陰涼處,或入錫盒內,密閉保存。【性狀】 ①官桂(《本草圖經》)又名:菌桂(《本經》一作箘桂),筒桂(《唐本草》),桂爾通、桂通、條桂。呈半槽狀或圓筒形,長約40厘米,寬約1.5~3厘米,皮厚1~3毫米。外表面灰棕色,有細皺紋及小裂紋,皮孔橢圓形,偶有凸起橫紋及灰色花斑;刮去栓皮者,表面較平滑,紅棕色,通稱"桂心"。內表面暗紅棕色,顆粒狀。質硬而脆,斷面紫紅色或棕紅色,可見淺色石細胞群,斷紋成環狀。氣芳香,味甜辛。②企邊桂又名;清化桂。呈長片狀,左右兩邊向內卷曲,中央略向下凹,長40~50厘米,寬4.5~6厘米,厚3~6毫米。外表面灰棕色,內表面紅棕色,用指甲刻劃時則現棕色油紋。香氣濃烈,其它與官桂相似。③板桂(《本草圖經》)又名:桂楠。呈板片狀,通常長30~40厘米,寬5~12厘米,厚約4毫米,兩端切面較粗糙。以上均以皮細肉厚,斷面紫紅色,油性大,香氣濃,味甜微辛,嚼之無渣者為佳。【毒性】肉柱為辛熱藥,本草有"小毒"之記載,用量不宜過大。曾有報道,頓服肉桂末1.2兩后,發生頭暈、眼花、眼脹、眼澀、咳嗽、尿少、干渴、脈數大等毒性反應,經換服寒涼藥后1~2周才逐漸消除。【功能主治】補元陽,暖脾胃,除積冷,通血脈。治命門火衰,肢冷脈微,亡陽虛脫,腹痛泄瀉,寒疝奔豚,腰膝冷痛,經閉癥瘕,陰疽,流注,及虛陽浮越,上熱下寒。【注意】陰虛火旺忌服,孕婦慎服。【摘錄】《中藥大辭典》僅供參考,希望對你有所幫助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weetas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